从“节约支出”到“有效供给”财政改革之路——江苏省财政绩效评价探索纪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12-18浏览次数:2148

 

  绩效评价提出了一种有效供给新思路,解决的是财政资金如何用好、用足的问题。省财政厅绩效处处长赵光对记者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日益增大。但是,纳税人的钱该不该花,花得是否有效率,投入产出比如何,成为公共财政管理的盲点与难点。在一些地方由于方法不当,经常成为糊涂账,更有甚者,用项目来凑资金。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从 2005年开始,江苏省迈出了探索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步伐。有效供给杜绝了摸摸口袋,看看周边,拍拍脑袋的决策方式。

  赵光介绍,按照常规做法,绩效评价一般都是在项目结束后开展的,属于对上一年度项目执行情况的评价。而现在,在安排项目资金预算时,明确要求项目支出必须在申请预算的同时提出使用后能够达到的绩效目标。事先确定绩效目标,结合设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绩效评价工作实现全过程的评价。

  万事开头难。江苏省财政厅首先选择了省级电子政务项目作为绩效评价改革的起步试点项目,记者了解到,绩效评价工作覆盖了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在立项阶段,就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资金安排概算提出评估意见;建设过程,由第三方监理机构监管并出具监理报告;建设完成的项目,评价工作小组要对项目建设质量和标准进行评估,给出评估结果以及改进建议;项目投入正式运行半年后,省财政厅将组建评价工作小组对电子政务项目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将作为财政拨付项目建设、运行和维护保障资金的依据。电子政务项目对江苏省的绩效评价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这个项目开始,我们的财政预算拨款制度开始逐步走向了项目绩效拨款制度。赵光说。

   到底如何开展绩效评价?赵光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是绩效评价,到底评什么等一些基本概念必须清晰。为此,他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绩效评价这个概念很时髦,但也很乱。无锡市财政局绩效处处长施国伟从2003年开始探索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这位同行眼里的专家坦言,目前很多人将绩效评价与监督审计、追踪问效等概念混淆,与监督审计不同在于,绩效评价解决的是一个合理性的问题,是解决财政资金该不该拨,该拨多少的问题,而监督审计主要是监督资金使用是否合规合法。与追踪问效不同在于,追踪问效是评价主体用自己的眼光和自己的标准去评价,绩效评价则更多是用第三方的眼光用大家公认的标准去评判。他进一步指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按照投入产出原理,引入成本效益概念的一种制度。其核心是把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融入预算管理中,使政府预算能像企业财务计划一样,对政府的行为进行内控,并通过这种内控,保障政府目标的实现,提高政府运行效率。

  为了能让记者形象地了解这一带有学术探讨性的问题,赵光形象地举例道,过去部门要盖办公楼,报1000万元预算,财政将钱拨付后,如果部门只用了800万元,就被认为是节约了200万元。而开展绩效评价后,首先要看的是这1000万元预算有没有必要,如果办公条件已经达标了,那再建办公楼的这800万元就是浪费,而不是节约200万元的概念。也就是说,现在,不该花的钱财政一分都不能给,该花的是一分不少,这就是一种有效供给。再不会出现那种摸摸口袋,拍拍脑袋的决策了。赵光强调道。

 

  目标是自己定的,预算执行的结果是自己干的,这样的结果,更容易接受

 

  财政资金花出去了,如何考量这笔钱最终产生的价值和效应,必须基于一些指标体系来评价。将难以衡量的因素设计成可衡量的具体指标,并且还要让被评价主体能够接受,这显然是绩效评价的难点所在。

  难度到底有多大呢?施国伟没有正面回答记者,这样说吧,如果绩效评价工作是100路程的话,指标体系的建设就是其中的70为了走好这70,江苏省各级财政部门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工作开展之时,他们就清楚地认识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整个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兵作战,独自推开,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因此,指标体现建设过程,不是财政部门的闭门造车,而是财政部门、专项资金使用的主管部门、单位的人员以及这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全程参与的过程,采用的标准也大都是行业内的标准。目标是自己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研发的,预算执行的结果是自己干的,这样得到的结果被评价主体不可能不服。赵光自信地说道。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记者采访期间,镇江市刚刚结束对2007年再就业工程资金绩效评价。评价过程发现再就业人员工作后信息不全,劳动部门当时就主动提出要改进,明年把培训人员档案平台建立起来,通过这个平台,培训后就业率是否比培训前高,受过培训人员的收入是否比未培训的高等相关信息就可一目了然。我们希望以后财政部门每年都来对再就业工程资金进行绩效评价,通过评价,结果一目了然。镇江市劳动部门一位负责人直言道。

  为了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江苏对于已经开展绩效评价的专项资金进行梳理、分类,从每一个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中,不断吸收到新的合理标准。以无锡为例,到目前为止,该市共组织对评价项目的148个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调整了61个指标,完善了22个指标,基本确立了切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组织对640条基础信息资料逐项逐条进行反复核实,确保了提供专家评价的基础数据资料的准确无误。

  财政部门一边审核、拨付资金,一边设定指标、考量资金使用绩效,有点自己检查自己的味道,难免有失偏颇。因此,省财政厅选择了专家评价法,通过借脑借智,从社会上聘请了一批宏观思维开阔、理论造诣高、专业知识宏博的专家,实施项目的具体评价。指标是中性的,不带任何有色眼镜。评价主体专家又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报告,更能够体现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赵光表示。

 

  这将改变大家的政绩观,浪费如同贪污一样是可耻的。

 

  过去,钱到了部门单位,怎么花基本是各自说了算,现在,要对资金使用情况问效。这期间会遇到多少阻力,是可想而知的。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几年的实践,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理解并主动接受了这项工作,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不只是财政部门的事,而是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单位本身的责任。部门单位自我约束、内部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也逐步形成。从过去争预算、争资金,到现在每一笔资金都要掂量掂量自己能否用好,各部门单位自觉地开始加强内部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措施。同时,财政部门也可以及时发现部门单位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促进部门单位严格执行预算,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项目的运作和管理上,从而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内部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部门单位管理水平和用财水平普遍得到提高,项目绩效和综合效益得到有效改善。对支出的绩效评价对部门单位、财政部门是一种约束,这也与提高财政管理精细化水平是不谋而合的。赵光总结道。

记者也了解到,从明年开始,将在全省全面推开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并逐步扩大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布范围。同时,将建立绩效问责机制,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结果将列入部门经济责任审计中,这将改变大家的政绩观,浪费如同贪污一样是可耻的。赵光说。